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乌审旗中式糕点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乌审旗中式糕点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你们家乡清明有特别的习俗和饮食吗?
我的老家是九江都昌,每逢清明,每户每家都会做米粑。米粑在我们当地既是节日的美食,也是清明祭祀先祖的祭品之一,是万万少不得的。
都昌米粑,都昌人也称“饺子粑”,就是用米粉做的一种饺子。它不同于面粉,面粉粘性好而米粉则不然,米粉没有面粉的粘性和韧劲,包饺子也就难得多。都昌米粑也就因此而显得珍贵了。
米粑得用上好的晚米,淘净沙粒、杂质,浸透水后捞起凉干,再放在锅内炒至九成干,待冷却后,再磨成粉。和面时也挺讲究,得用沸水,因为沸水和面皮柔软。经过这样处理后,粉团就可以或捏或擀成薄薄的饺子皮儿,而不致于开裂。米粑讲究皮薄焰满,这样做出来的粑更好吃,成了都昌男男女女,老老少少都喜欢吃的美食! 随着时代的进步,现在能用纯手工做饺子粑的人只怕是越来越少了,估计只有上了年纪的大妈才会做,现在的年轻人,会做的人肯定不多,这一传统美食,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凄凉处境,希望现在的年轻人,回家遇见做米粑时多动动手,多学习,把都昌的美食文化承传下去。
接下来就是馅心了。所谓馅心,人们都会根据自已的口味,准备好食材,有萝卜丝的,有肉炒青豆角的,…总之,品种烦多,各有风味。然后就象包饺子一样包好,上蒸笼蒸熟,米粑蒸熟后,就可以开吃了。若此时去扫墓,米耙自然是祭品之一。
我的家乡把清明节又称祭祖节。清明节风俗很多,扫墓祭祖、踏青游玩,人们亲近大自然,享受春天的气息。但祭祖是最重要的环节,也是非常神圣的事情,家人不管远走何方,旅途有多遥远,都要赶回老家,准备很多祭祀品,去祖先的坟前祭奠,表达思念。
#泛文化写作营#
《历说》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世间万物似乎从清明开始苏醒、复活,美好的生活也应该是从清明开始明朗。
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,也是传统节日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,行清墓祭、踏青春游、吃青团田螺、放风筝、荡秋千等等。
我的家乡地处内蒙西部,属于农耕区,对于清明,更倾向于它是节气点。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大好时节,所以谚语有云:“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”。左邻右舍开始盘算春耕的事,买多少肥料,雇多少机器,都要在清明前后定下来。当然,清明节当天早晨要扫墓祭祖,这一点和全国人民是一致的。硬要说家乡的清明饮食习俗,那就是清明当天中午要吃炖羊肉,七月十五当天中午也吃炖羊肉。一碗炖羊肉更能滋补家乡人民的身体,开启新的体力消耗。
这就是我的家乡的清明习俗,没有那么多仪式,没有那么多讲究,一心想的是地里的活[害羞]。不过,春耕对于他们来说,就是最有仪式感的活动。
我是客家人,祖籍广东河源,在这里简单说一下我们客家清明节的习俗。
清明节又叫踏青节,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我们客家人清明节习俗主要以扫墓祭祖、踏青、植树、素食为主题。
客家人在清明节的最主要活动是祭祖扫墓,意在发扬孝悌,以示不忘祖德和生养劬劳,因此历来为客家人所重视。生者录根,落叶归根,有人烟处,必有血脉传承,客家人不论走到天涯海角,每当清明,往往不远千里万里,携家人回家乡祭祖扫墓,即使不能回乡,也会寄汇清明祭祖钱表示心意和诚意。祭祀的物品丰俭由人,但一般都会认真准备,随着社会的变化,现在多数***用环保和绿色祭品。清明节一大早,客家人带着祭祀用品,锄头、镰刀等工具出发了,到达后,大家便动手清除亲人墓地及周围的杂草,我们客家人认为,将杂草清除干净,不仅是为了让墓地有个清洁的环境,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尊重和思念之情。杂草清除干净之后,摆上贡品,便可以进行烧香祭拜了,每个人手持香火三鞠躬,然后将香火插在亲人的墓前,如果是比较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,晚辈除了鞠躬之外,还可以行跪拜礼,缅怀先人德行,弘扬先人品格,末了,还会燃上一挂鞭炮,年长的尊者还会念叨几句哀思或保佑之类的话语。
客家人对清明节的祭拜,并不是封建和铺张浪费,而是通过祭祀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意,彰显的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;一年年轮回,一代代传承,是客家人行孝品德的集中表现,以示不忘先人,不忘故土的敬意之情;这是尊重生命、敬畏历史、面向未来的情感之祭,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动力。当下,我们忙于生计,各种事务缠身,有时侯已经忘记了“我是谁?”、“我从哪里来?”。其实,不管你有多成功,受多少人尊敬,又或者你早已满足客居他乡的现状,骄傲于不被家乡的落后所束缚,以及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世俗。只是,当有一天,你的头发已被岁月染白,不知不觉越过了世纪,不知祖先墓冢的草长的比你还高,只知自己等不及了,你悄然归来,脚步蹭蹬,待故乡的孩童笑问客从何处来?你也许会涕下:我来自远方,但我属于故乡!所以我们客家人历来对清明节都很重视,一些长年在外发展的客家人,逝世前会立下遗嘱,希望逝后能够魂归故里,对客家人来说这就是落叶归根。
客家人在清明节的饮食习惯是以清淡素食为主,客家人有句俗语就是“清明前后吃艾粄,一年四季保平安”,清明节前后客家人几乎每家每户都会***粄,其实,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就是客家人以前的生活环境普遍都比较艰苦,那时候拿不出称心的食材,而艾草是当地比较普遍的自然生长食物,而且艾草带有苦味,苦中又含甘甜,很有先苦后甜的生活喻意,食用对身体也很有好处,所以就流传了下来,并形成了后来的客家文化。
以上,是我作为客家人身份对清明节的一点解读和感悟。虽然全国各地对清明节习俗不尽相同,但最终追求的都是精神层面的慎终思远,明德归厚。很快,又是一年清明节,不管你来自何方,不管有多忙,扫墓也好踏青也好,希望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先祖、已故亲人的思念和祭奠,不忘来路、始知归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乌审旗中式糕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乌审旗中式糕点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